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评价模式提升学生能力
带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评价实施中的困惑,怀揣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迫切心情,有幸参加了南京市教研室举办的“初中英语学业质量标准”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聆听国内英语教学界的顶级专家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三天培训聚焦核心素养,引领我们探命题与评价之路,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困惑,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首场培训是由江苏省特级教师、省初中英语教研员魏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育”的讲座。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可以是在英语实际教学体现,摆脱神似而形不似的问题,魏老师从基本定位、基本特点、在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功能和总框架的构建帮助进一步理解和再认识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地是我们一线教师要关注并且勇于实践。接下来魏老师抛出了智能和思维这两个概念,并和我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她指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重点。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每一节课中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情境,通过一系列任务活动为载体,循序渐进的中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她说,每一个堂课都要奏出真正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围绕着学生展开,扣动学生的心弦才是关键,而不是老师的一场独角戏。
北京师范大学武尊民教授给大家带来让我感觉烧脑的四场讲座“理解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连接内容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诊断性语言测评为课堂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基于能力量表的英语词汇教学:心理语言学视角,”,对于这样专业评价、诊断内容,我基本属于“小白”。作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发团对的主要领导者,为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量表的内涵与其实际意义,武教授深入浅出的带着我们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她从课程标准、能力标准以及应用层面展开,她强调,基于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试将考生英语运用表现与标准能力描述相匹配,基于内容标准的测试检测学生达成课程内容目标的情况,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诊断信息。武教授回答了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三个问题:什么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怎样研制基于标准的测试?如何分析与反馈?随后详细和大家介绍了内容标准和能力表现标准的区别。又从从测试目标、测试研制、测试效度保障这三个方面向大家呈现了如何设计基于标准的测试。
武教授对诊断性语言测评的概念、目的、途径和重要意义进行解读,阐述了将诊断性语言测评带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诊断性测评旨在观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紧密相连,涉及多种途径,包括考试、课堂观察、学习策略调查、学生情感态度调查等。测评的多样化数据是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依据此调整教学计划,创设更多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程,同样 对于学生而言,也应该接受教师建议改进、根据诊断反馈改进。
词汇学习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武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她首先从词汇特征和作用着手,从单词词形、搭配、话语功能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才是真正理解词汇?”随后,武教授建议一线教师从心理学角度利用mind-map进行词汇教学。让我们参与了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由butterfly联想去,在3分钟之内写下与之相关的词汇,这个活动让我从学生角度体验了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教学特点有趣之处,也立刻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效果出乎意料,孩子巴不得多给一些时间,能多写些词汇。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张春青教授与其说给我进行讲座,更可以说是带着我们一起分析题目和命题。之前的作业我写到深夜,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后悔,而张教授“命题与选题”和“英语测评阅读命题”的讲座从实践层次回答了三个疑惑“教学中如何评价试题质量?”“如何进行命题选题?”“中考试题究竟考察了什么?”。张教授从测试的种类入手,分析中考的性质以及其评价方式特点,从后效、决策、解释、测试记录以及效度的维度检测测试质量。带着我们以2018年南京市中考题和模拟题两份试题中部分题目为例进行实战操练,让教师们对评价中考试题有了新思路,也在命题选题上有了新角度。
阅读题是中高考的关键题型,张教授分析了外语阅读的类型和阅读微技能,带着我们从文本因素、题目因素、阅读技能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阅读理解难度的因素,题干选定的n+1原则等。还为我们介绍了语料库COCA&BNC及其使用方法,极大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尤其是作文批改提供了便利。
非常感谢为我们精心筹备这次培训的市教研室马黎师,三天的培训像是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平时埋头于教学琐事,更需要时不时仰望星空。需要进一步读书、消化、吸收、实践专家们传授的教学之道,我要如武教授所说,一线教师先从为学生选好题开始、从读书开始,夯实理论基础,做好命题准备;同时还要研究命题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关注以测促评、关注核心素养落地;体悟命题原则:n+1原则、 小组合作;积极开展命题实践,我要和身边的老师们分享所学,共同研究,开展实践,不断反思,实现学以致用。通过聚焦心素养,优化评价模式探索适应我校学生提升学生能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