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测评海 才取一瓢饮
——南京市初中英语学业质量检测培训心得
第一次参加有关试卷测评方面的培训,接到我区教研员刘主任通知的那一刻,我脑海中回想的是不久前与几位老师审核一张试卷的场景——一张已经出好的试卷,在大家的讨论下改了一天还是觉得不完美。试卷题目怎么设置才是高质量的?像中考、高考的试卷专家们又是依据什么出题的?作为一线教师平时给学生选作的题目有没有标准依据……带着疑惑,期待能够从这次培训中有所收获。
培训第一场是省教研室的魏惠主任带来的《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育》讲座。她提到了对核心素养的再认识,指出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今天交给学生们的东西,他们将来会在什么地方用上?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次,她讲解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操作要点,着重述说了学科教学的着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智能是认识和活动的统一,认识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基础;活动又必须有认识的参与。智力与能力是一种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的交叉关系。而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最后,她谈到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测评框架,从构建的必要性、路径和实施三大方面,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建议、参考样题给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接着我们迎来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温文尔雅的武尊民教授,虽然头发花白,但是一整天的培训武教授都是站着进行,她对测评的热情和专业无形地感染着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以活跃清晰的思维和中英文解释的方式,她给我们带来了四个讲座——《理解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连接内容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基于标准的英语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诊断性测评为课堂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基于能力量表的英语词汇教学——心理语言学视角》。在武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引下,我感受到了测评,尤其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并非一方小小的池水,而是一汪广阔的海洋。这个浩瀚海洋中,有很多我们需要未来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思考和消化的内容,但也得到了一些对现在教学及教学评价的启迪:第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课程标准这个内容方面的规定,也需要知晓能力标准,即能力等级量表;以此反观教学,对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基于标准的测试是能够将考生英语运用表现与标准能力描述相匹配的测试,其设计需考虑题型、考生、信度、可行性、阅卷及测试后效,其分析要注意面向不同需求进行反馈;第三,诊断性测试主要用来判断学生课程内容和必备内容的掌握、未能掌握的课程目标,甄别学生的易错点,识别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可以为教师决策提供依据,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第四,词汇教学也可以采取联想、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从语音、词形、语义、词块、词频等多维度辅助教学。
第三天的培训内容由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张博士带来,主要涵盖了教学中如何评价试题质量、如何命题选题,中考试题考察了学生的哪些能力、题目有何特征,不同题型的命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实现三大方面的内容。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有:一、教学过程中的测试,包括期末测试,都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结果可以让教师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或改变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辨别存在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二、在题型命制方面,张博士带领我们以小组讨论方式身体力行了任务型阅读、主旨大意等题目的命制方法。并总结出阅读理解选择题的命制需要关注文本的书面性、内容要充满正能量、题干问题要有焦点、四个选项中应避免重复的词汇、选项的句式要统一、选项中谓语动词相互不同或两两相同等等。这些具体的、对教师选题直结有帮助的指导和教授,我听了之后感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三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每天晚上相应的“作业”也给了我们消化反思当天所学的机会。回顾起来,这三天好像很短暂,转瞬即逝,但收获不小。测评的大海漫漫无边际,这次培训我有幸能够听得、听懂一点点高深的专业理论,学到一些实际操作的试题命制注意事项,犹如“取了一瓢饮”,欢乐、庆幸。在此,由衷地感谢最初我区教研员刘主任给予的培训机会,感谢市教研室马老师兢兢业业为南京初中英语老师们提供的学习平台,更感谢带给我们讲座内容的魏主任、武教授和张博士。初中英语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而我们拼搏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