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 共思共长
信息作者:刘萍
信息来源:刘萍
更新时间:2019年12月25日
浏览点击:1581
专业引领 共思共长
——
2019年12月16日下午,一改冬日的寒风凛冽,阳光温暖而柔和,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幼儿园里弥漫着别样的宁静,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的礼堂里,来自南京市各区教研员、幼儿园园长们早已静静等候着,共同期待下午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

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刘萍老师主持。第一场报告是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吴绍萍园长做了题为《追随教师的发展需求——谈开放性园本课程的建构》。吴园长分析了追随教师需求的原因,强调了幼儿园的质量、课程品质、家长满意度和在幼儿发展中的过程中教师的核心地位。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开放性课程建构的五个阶段:(1)树立开放性的观念,探索实践性的行为;(2)实践开放性和操作性;(3)深化开放性观念和实践;(4)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开放性;(5)“关照”发展每一个,“开放”落实每一个。吴园长结合大量的案例阐述了基于教师需求,开放性园本课程的建构和发展过程,最后吴园长引领着我们:我们追求的是朴实无华的教育,追随教师的需求,提升课程的质量,真正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紧接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张俊教授带来了《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的“活教育”实践》报告。张俊教授说:我们理想中的幼儿园是一所没有特色的、真实的、“活”的幼儿园。他从“活教育”的“活”在哪里,阐述了活的儿童、活的教师、活的课程。指出活教育之路从培养“活教师”开始,结合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活教师”的养成过程——“田老师的草坪婚礼背后,你看到了什么”。张教授从儿童的视角,让我们明白了“活教育”来源于教师和孩子共享生活,共同成长,也是教师幸福感的源泉。“儿童在哪里,学习在哪里,课程在哪里”的灵魂三问,张教授深入地向我们揭示了“活儿童”与“活课程”之间的发展关系。我们理想的教育模样是:每一个儿童都被关注,每一段时光都被珍惜。成全每一个人,包括儿童、教师和家长。



两位重量级幼教专家的精彩报告使在场的所有园长老师们受益匪浅,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漫漫教育路,我们一直都行走在探索和实践的路上……我们要努力提高课程质量,真正实现每一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教育、“活”儿童、“活”教师、“活”课程,让我们不断站在儿童立场发现与思考,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努力让儿童的经验看得见,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儿童的成长看得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