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你而来 “乐”在其中
——南京市幼教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纪实
2020年11月24日上午,细雨淅沥沥,室内暖洋洋。南京市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公馆部如期开展。本次音乐教研活动由周玲老师主持,市教研组全体老师参与了观摩研讨,这次音乐教研活动由教学观摩、研讨沙龙两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精彩活动吧。
活动一:三幼杨佳佳老师执教的中班歌唱活动《树叶娃娃》
秋天到了,树叶娃娃要离开妈妈了,可是有个树叶娃娃不是这样的。它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中,教师通过借助听赏、动作、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还通过民间游戏“丢手绢”来引导幼儿多次歌唱并能够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歌词内容。
活动二:雨花台区绿洲南路幼儿园董楠老师执教大班歌唱活动《糖之歌》。
你们喜欢吃糖吗?这里有一首关于糖的歌曲,快来听一听吧。
教师利用谈话导入,鼓励幼儿从多个维度形容糖的味道、形状、颜色,激发幼儿兴趣。接着,通过匹配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最后还通过“糖果猜猜猜”的游戏进行歌词创编,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更是提高了与人交往能力。
教学观摩活动后,教研组全体组员展开了沙龙式研讨,两位执教老师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之后全体组员对两个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1. 两位老师自身音乐素养很高,唱歌的感觉轻声高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杨老师结合当下季节,董老师则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运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 《树叶娃娃》这首歌曲调工整,歌词风格很有意境。教师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利用图谱和动作表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将教学活动很好的融入到游戏之中。
3. 《糖之歌》这节活动的来源是董老师偶然间听到一首《我是一颗跳跳糖》而灵感迸发,。“糖”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食物,说起它,孩子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从而设计了这节课。可见董老师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然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整节活动课循序渐进,利用“一A到底”的思路进行歌曲设计,给孩子更低的学习起点、更丰富的人际关系、更大的探究空间。
在研讨中,每位老师各抒己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场头脑风暴无形中展开了,老师之间的灵感与激情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对两个活动的环节以及策略都进行了二次完善。组长史莉老师最后总结指出:从两位老师选题可以看出她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有的是从生活中发现、结合季节性,从孩子入手。有的是关注音乐、关注身边的跟音乐有关的事物。真正的体现了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思想。




点评结束后,史莉老师还对音乐教研活动的后续提出了研究方向: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结合幼儿园音乐活动实际,把“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渗透到班级音乐区角之中,全面提高音乐区角的音乐性、让小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场活动不仅是教师们获得经验的现场,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本次教研活动注重分享、探究、交流,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凝聚集体的力量,形成教研共同体。只有老师们孜孜不倦的“研”,才能促进孩子们意犹未尽的“学”,让我们在教中研,研中教,同教研,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