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要素重叠问题解决过程中计算思维养成的实践研究》结题鉴定会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
信息作者:李有翔
信息来源:王少峰
更新时间:2021年4月1日
浏览点击:1058
《多要素重叠问题解决过程中计算思维养成的实践研究》结题鉴定会在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
2021年3月25日上午,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多要素重叠问题解决过程中计算思维养成的实践研究》结题鉴定会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题管理中心朱纷主任、信息技术教研员丁婧博士、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陆静副主任、张宏副主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课题管理中心徐志伟主任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课题鉴定活动,鉴定会由徐志伟主任主持。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少峰老师代表课题组致欢迎词,他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感谢,期望通过专家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水平,并以学生计算思维养成为突破口,持续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题主持人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有翔副校长进行了结题汇报,他从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展的具体工作、研究取得的成果、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详细汇报。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黄斐老师、栖霞区实验小学袁甫副校长、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信息中心张滕南副主任分别做子课题结题报告,南京市龙江小学王苏明副校长做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专家们对课题进行了深入论证,肯定了课题组做了丰富、扎实的研究工作。并指出,课题研究报告规范、课题研究成果丰富,体现了研究的深度,本课题的研究推进了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持续提升,对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有明显作用,研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专家们对课题后续滚动推进和成果提炼推广,提出了殷切期望和中肯建议。陆静副主任对在真实情景中多要素重叠问题的进一步提炼提出要求和建议,张宏主任针对典型案例的撰写和推广提出了要求。朱纷主任提出,要做好子课题与主课题成果的叠加放大。丁婧博士对小学阶段计算思维结构体系、评价方式等进行的细致指导。最后,徐志伟主任对课题成果的梳理与再提升提出了要求。
随后课题鉴定组进行投票,现场宣布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多要素重叠问题解决过程中计算思维养成的实践研究》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一致同意结题,并希望课题组进一步总结提升,宣传推广,转换视角,滚动研究。
该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多,结合“创生思维可见,促进学习力生长”的大主题,进行了多场研究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关注创设多要素重叠的情境创设与任务设计,聚焦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例,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专题文章,多位教师也伴随课题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成长。面对即将到来的义教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南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将继续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未来,创生发展。
1会场全景
2专家席进行结题鉴定
3课题组核心成员与专家交流
4王少峰老师致欢迎词
5李有翔老师做结题汇报
6黄斐老师做子课题结题报告
7袁甫老师做子课题结题报告
8张滕南老师做子课题结题报告
9王苏明老师做课题工作报告
10陆静主任点评
11张宏主任点评
12朱纷主任点评
13丁婧博士点评
14徐志伟主任主持结题鉴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