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玩“编”学,锻炼思维的体操
--小学编程教学实践暨鼓楼区信息技术教学课改基地展示活动成功举行
活动背景: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编程,作为一种思维的体操,已然成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地介绍:2015年鼓楼区设立了信息技术课改基地,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携手区内教师在编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8年10月26日上午,指向儿童计算思维的小学编程教学实践暨鼓楼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改基地展示活动在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举行,来自鼓楼区的近五十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首先由汇文小学王丽丽老师执教《宇航员达奇》一课,王老师借助达奇实体机器人,带领学生规划达奇探索绿洲的路线。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当移动距离大于80cm时,该怎么办?”问题。进而学习“移动”指令的使用方法,利用“移动”指令优化程序,感知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玩中学,学生于无形之中掌握分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环节中,来自银城小学王艳芬老师分享了《画正多边形》一课,通过给学校设计花坛,以花朵造型为主题,从花瓣入手教会学生在Scratch里画正多边形的花瓣。再通过分析,总结花瓣形成花朵的简单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Scratch的画笔模块。在设计花坛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知识体系逐渐建构出来,思维不断深入。
随后的课堂研讨环节中,龙江小学王苏明副校长主持了教学点评,在两位执教老师的说课后,天正小学冯凯老师、科睿小学朱倩老师进行了教学点评,他们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由汇文小学的徐惟乐老师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在小学编程教学中的深度思考《开展编程教学,培养编程思维》。徐老师指出:编程的核心是学习编程思维,即“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计算机语言。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是编程思维的四个步骤。他围绕编程教学中的“兴趣与目标、任务设计以及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的讲解引起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同,对接下来的Scratch教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结语:玩转编程,课改基地的教师进行了阶段性探索。接下来,教师团队只有持续不断研究、探索,才能和学生一起发现编程的趣味和奥秘。

1-金陵汇文小学王丽丽执教《宇航员达奇》

2-银城小学王艳芬执老师教《花朵缤纷》

3-龙江小学王苏明副校长主持研讨

4-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5-金陵汇文小学徐惟乐老师在讲座

6-天正小学冯凯老师评课

7-科睿小学朱倩老师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