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南京市教研室成功举办“体育教材分析”主题研讨线上教研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雨花台中学贾荣老师做了题为《体育教材分析的一点思考》的主题讲座。贾老师从教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策略三个方面同全市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线上交流。本次讲座的内容注重基础性解读,对动作要素、重难点、保护与帮助等容易产生困扰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结合多种项目教学进行了案例讲解,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运用教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合区、浦口区)
雨花台区板桥中学潘老师在学习心得中写道:“对于体育教材的分析,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理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现实依据。在进行文案分析的同时,也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科学性。教师要结合教材重难点、学校场地以及器材情况、学生的学情,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材,将教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

(雨花台区、高淳区)
贾老师在讲座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分析,针对某一项运动技能,分析其特点、重难点、锻炼价值以及发展该能力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等。还可以对该技能的力学基础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法的选择。在教授之前最好能够先通过自身身体练习的感知来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互补,这样在教材分析时就能更加精准有效。

(溧水区、玄武区)
有的老师在学习心得中也写了一些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如汇文中学李老师提出:“作为初中的全册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不足,特别是实践部分的教材,需要大量的补充。在基础教材中,如田径、篮球、体操等项目,对基本技术、要求与描述比较少,有“淡化”因素。”还有的老师提出“很多学校体育教学明显出现了应试教育现象,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练”,因而不能对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

(鼓楼区、栖霞区)

(江北新区、江宁区)


( 建邺区)
线上教研活动,打破了空间的束缚,学习的时间也更具灵活性。本期教研活动后,收到老师的学习交流心得文章共六十余篇,许多老师不但详实地记录了讲座内容,还在文章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提炼和总结,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本学期最后一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也促使我们在教研活动形式上进行了变革,进一步营造开放的教研氛围,在方便老师们学习的同时,也让老师们能够尽可能更深入地参与到教研之中,更好地学习与交流,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改进思路。